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学校官网
新闻公告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正文

《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1-2022》发布暨智能传播与国家治理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2-11-28   点击量:

11月26日,《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1-2022》发布暨智能传播与国家治理高峰论坛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浙江传媒学院长三角智能传播研究院、浙江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创意传播研究中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融媒体环境下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现代治理模式研究”课题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双循环’新格局下中国数字版权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共同主办。论坛分为《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1-2022》发布会和智能传播与国家治理高峰论坛两个阶段。开幕式由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李文冰教授主持。

与会专家合影

浙江传媒学院校长徐小洲在致辞中首先对参加本次高峰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多年来,浙江传媒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相互信任、精诚合作,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智能媒体发展报告》是其中的重要合作项目。针对当前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徐小洲谈了三点看法:一是要勇挑时代重任;二是要履行社会责任;三是要引领行业和产业发展。徐小洲表示对此项目寄予厚望,期待未来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等方面,两校可以继续合作、共同发展。

浙江传媒学院校长徐小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张树辉在致辞中指出,在历史百年交汇过程中,举行此论坛探讨智能媒体和智能传播,很有学术意义和社会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浙江传媒学院合作成立长三角智能传播研究院以来,浙传和社科大携手共进,立足浙江,辐射长三角、面向全国,对智能媒体的发展和传播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研究。张树辉表示,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既有来自于学界业界各位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还有两所学校一如既往的合作基础,以及两校搭建的合作平台,这些都给本次会议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张树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在致辞中指出,该成果是基于两校共同搭建的平台和机制。在此平台上,两校的高校资源、社会资源实现了聚合,才产生出了这样一本非常具有意义的学术成果,且该成果是以智库报告的形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科出版社出版。胡正荣表示,特别期待下一步社科大与浙传,还有其他相关机构,能够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整个中国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智能传播和中国式现代化,做一些必要的学术研究,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在致辞中首先对报告的发布表示衷心的祝贺。他结合当前全媒体传播体系加速形成的时代背景下,谈到了三点体会:第一要正确把握智能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和宣传;第二要正确构建智能媒体时代的价值秩序与道德规范;第三要正确树立智能媒体时代的国家对外形象。赵剑英指出,新的技术既给我们媒体带来了便利,也带来很多的挑战,《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1-2022》关注到了这些前沿问题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期待未来报告做得越来越好!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研处处长王炜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一直非常重视智库的建设,通过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推动科教融合,推进多学科交叉建设。在科研平台方面,社科大实力雄厚。她热切地期待《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1-2022》发布暨智能传播与国家治理高峰论坛,作为科研与实践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发挥重要的作用。社科大的科研处做好了准备,为各位老师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做好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研处处长王炜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1-2022》主编漆亚林教授介绍了本年度智能媒体发展报告的主要内容。本年度智能媒体发展报告分为总报告、政策篇、热点篇、行业篇、技术篇、国际篇六部分,共计24篇报告。总报告全面解读了国内外智能媒体发展现状、盘点热点,洞察趋势。23篇分报告发布了新华社“源数据”媒体重大研究成果,深入剖析移动短视频、媒体融合、数字版权、区块链、AR+、智能媒体新闻生产、智能媒体内容消费、生物传感技术应用以及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智能媒体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议题,为适应智媒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为提升智媒时代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智力支持、为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整体战略布局提供重要支撑。本年度智能媒体发展报告认为,未来应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科技伦理治理、推动制定基于社会主流价值的技术规则、制定融通多学科融通产学研的智媒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媒体智库助力社会治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漆亚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黄楚新教授以《我国移动短视频发展现状及趋势》为题报告了短视频行业发展的总体情况。黄楚新指出,目前移动短视频面临着内容的同质化与叙事的浅薄化、版权的保护与行业的监管、网络沉迷与适老化难题、出海困局与资本的卷入等问题,提出加强视频化、智能化、下层化、媒介化的应对策略。他认为未来短视频行业的发展应该实现政策的规范与引导,媒体与平台的融合与互动,在商业化运营、主流化价值与底层化表达的过程当中探索出一种泛媒介化的发展新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黄楚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杜智涛教授作了题为《数字时空的软基建:元宇宙的生成系统与治理逻辑》的报告。杜智涛认为,数字时空下的软基建应该有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元宇宙的存有系统,二是元宇宙的价值系统,三是元宇宙的人生系统。元宇宙的存有系统要从哲学的视角来看待源宇宙的风险问题。元宇宙的价值系统,是指在此系统上实现良性的社会规则和价值交换体系。元宇宙的人生系统是指人在元宇宙系统当中如何发展的问题,对应着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虚拟世界只有完善它的三大系统才能夯实元宇宙的软基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杜智涛

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以物联网语境下的“源数据”作为本次学术研讨的核心切入点,指出了多源异构数据体系是一个共生系统中多类数据源的体系化建构,深度剖析了在感知智能、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在业界的应用探索。他提出,对于“源数据”智能化感知是媒体揭示真相的基础,决定了媒体是否具备溯源、审核、辨识、“去伪存真”的能力。杨溟还分析了“水晶球”源数据技术架构与底层逻辑以及元宇宙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

桐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俞奕凌结合三个故事报告了桐乡数字文明建设的成果,并分享近些年桐乡在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数字环保、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的数字文明的探索与实践。俞奕凌指出未来桐乡将进一步放大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优势,推动数字技术更好地与产、城、人相结合,积极探索数字文明地县域路径。

桐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俞奕凌

新华智云资深业务副总裁、数字媒体事业中心负责人张静从媒体融合的本质出发,分析了未来如何把媒体掌握的资源更好地汇集和处理起来,通过建立符合新闻媒体场景的内容标签库、媒体资源库的索引体系,使得媒体资源库的智能推荐和智能内容安全核查成为现实。张静进一步指出,未来媒体的“策、采、编、审、发、营、评”各个环节,都可以用AI大数据能力去进行赋能,真正使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融合进程中得以有效应用。

新华智云资深业务副总裁、数字媒体事业中心负责人张静

下午的高峰论坛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教授做了题为《智能媒体平台化生态化,赋能国家社会治理》的报告。胡正荣阐释了在中国语境下媒体融合的路径,通过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等一系列政策文本的分析,论述这条路径的内在逻辑。他表示,国家和地方融媒体中心要搭建起真正的智慧全媒体平台,实现对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四大板块的连接,从而赋能治理平台。胡正荣教授强调,智慧平台赋能社会治理需要搭建自主可控的全媒体自有平台,聚合资源,赋能治理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沈阳教授总结了元宇宙的发展脉络与规律,探讨了元宇宙时代的中国道路。沈阳教授创造性地将元宇宙定义为“三个三”,即三维化(数字孪生、虚拟原生虚实共生)、三元化(机器生命、虚拟生命和自然生命)、三权化(可读、可写、可拥有),并指出元宇宙的核心理念是无限向实,无尽向虚,只有虚实共生的世界才是完备的。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

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李文冰教授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出发,结合新媒介技术的出现,分析了智能技术、基于LED虚拟大屏的制片技术在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领域的应用场景与未来发展趋势,强调Web3.0、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数据安全、隐私泄露、舆情治理等问题更加复杂,涉及到更深层次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问题,应注意规避技术伦理带来的风险问题。

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李文冰

浙江传媒学院人文社科学部主任、浙江大学吴飞教授从认识论和人文主义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数字传播时代新闻业的变革。他认为当前我们需要关注商业化、技术化、工具化对理想新闻业的伤害,新闻业和新闻学需重新审视其发展脉络,重访人文主义,关注技术变革之下的个体境遇,尤其是转型社会中被忽略、遮蔽、掩盖的他者,强调人的生存、尊严与价值。

浙江传媒学院人文社科学部主任、浙江大学教授吴飞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朱春阳教授在题为《新型主流媒体如何进行智能化战略创新》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在非理性的社交媒体环境中,作为为对话而生的互联网技术,并未有效促进理性沟通和实现更高程度的共识搭建,使信息交流走向了“后真相”时代。新型主流媒体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任务,就是将作为群体生活的人在更高程度上协调起来,为人们提供最大公约数基础上的事实,从而进一步为人民理性参与公共讨论提供可能性。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朱春阳

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卜彦芳教授在题为《人工智能赋能主流媒体转型的四个着力点》的主旨演讲中从传播流通、内容生产、渠道协同、数字枢纽建设四个方面出发,分析了人工智能对融媒体传播矩阵建设过程中的影响。卜彦芳指出新型主流媒体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所以要建立完整、统一、无缝隙的高效服务体系,打造数据枢纽,使其成为网络传播中核心的节点,给用户提供再传播的渠道。

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卜彦芳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省社会治理与传播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敏教授聚焦作为示例的区域形象建构,从文本的性质、例证的方向、例证的作用三个角度对示例性和示例化进行了区分,分析了意识形态对这一建构过程的深刻影响及其复杂的建构路径,揭示了示例究竟是如何被概念化和操作化的,深入探讨了区域传播和国家传播之间的关联性。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省社会治理与传播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敏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崔波教授从数字支付角度深刻剖析了数字文化贸易问题。崔波教授从数字版权贸易概念提出的背景出发,区分数字支付介入前后两类数字版权贸易的不同与联系。她强调要打破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数字版权贸易规则体系,加强中国国际数字版权贸易的话语权。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崔波

本届智能传播与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嘉宾云集,来自政界、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通过各界的对话交流,探讨智能传播时代新闻传播行业发生的重大变革及未来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了跨界融合的力量。

文字:孙鸿菲

编辑:雷紫晶

责编:张薇薇

新闻公告

继续教育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