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所有劳动者的节日。从医院到建筑工地,从服务人员到产业工人,劳动者在各行各业中默默坚守与奉献。城市里还有这样一群不可或缺的人,他们是快递小哥、外卖骑手、代驾司机,通过数字平台为我们提供方方面面不可或缺的服务和支持。他们是养家的人,是赶路的人,也是奋力生活的人。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新闻传播学院分团委“新知实验室”邀请到三位数字劳动者,与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孙萍老师对谈,把数字劳动的田野搬进了小院的课堂。
“除了放假、旅游和消费,我们也要记得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为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而设立的”,孙萍指出,人文社科领域近年来出现了知识生产的新转向——关注劳动、反思劳动的异化,倾听劳动者们的声音是至关重要的。
在孙萍老师的主持下,代驾司机胡大姐和闪送小哥冯师傅、快递员朱师傅三位平台劳动者分享自己的职业故事和经历的酸甜苦辣,展示了普通劳动者的全景生活。
01 每个劳动者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夜晚的城市里,总游荡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往往在夜生活的结尾出现,载着意兴阑珊的人们回家。他们的职业叫代驾。
胡大姐就是其中一员,她在滴滴平台从事代驾司机工作已有8年,总共接单数接近1万5千单,曾荣获“最美滴滴女司机”的称号,担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性别平等徽章认证项目”的中国代表。
跳高、手球、冰球、篮球……胡大姐自述她从小其实一名运动健将,坚韧的性格也由此磨砺而来。13岁时便考入市体校,在1982年的省运会和1983年的第五届全运会,她都曾在女子跳高项目中列前茅。退役后,胡大姐辗转之下做起了小生意。经历了经商失败、离婚、等挫折,她独自带着女儿谋生活,开始在滴滴平台做代驾。
“点点滴滴,在商言商”,胡大姐很感念平台为自己提供了谋生的机会,并从中发掘出自己劳动的价值,在她看来作为代驾,把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人安全送到家,有“行善积德”的意味。
冯师傅人称“闪送拐哥”,他曾经因为骑摩托送单时不小心摔伤了腿,打上了石膏。但是作为家中唯一的劳动力,他实在没有办法遵医嘱在家静养三个月,打上石膏后的两三天,他就带病上阵,拄着拐继续送单,被热心的网友用手机拍摄下来,从此“拐哥”的外号便传开了。
在做闪送之前,冯师傅曾经从事过建筑行业的工作,还在朋友的蛋糕店做过配送员。闪送平台主张多劳多得,面临着养家的经济压力,他加入其中,从事同城配送工作已有5年,负责日常递送、跑腿业务。
沙龙开始了二十多分钟,腼腆的朱师傅姗姗来迟,满口抱歉,因为他刚刚跑完一单顺丰的业务,他目前正从事“顺丰同城”快递工作,负责众包速递。
他辗转在美团、饿了么、物美超市等平台工作过,“我目前在顺丰的工作能灵活些,有鲜花、珠宝、电子产品等的配送,也能学到不少”。朱师傅是一位文艺青年,日常爱好读书,不善表达的他喜欢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学习、工作、生活的,都是在书写你的历史”。
02“线上点手指,线下跑断腿”:数字劳动背后的苦与乐
代驾工作需要昼夜颠倒的,行程中也会有安全隐患。胡大姐坦言她从来不拒绝平台已经派送给她的订单,有一次她接到代驾单,对方说“这地方很偏,能去吗”,胡大姐义不容辞,“接了客人的单子,我就得全力以赴”。
孙萍老师补充道,在日常的调研中她也感受到,女性做代驾实际上会承受更大的压力,代驾的工作大部分都在夜间,面对的客户也多是男性,像胡大姐这样养家的女性代驾特别值得敬佩。
胡大姐还分享了她在三里屯机智解救一位醉酒女孩的故事。直到警察过来,把女孩送走,她才松了一口气。“后来央视新闻还采访了我,作为一名女孩的妈妈,我见不得这种事”。
冯师傅喜欢用短视频记录工作和生活,这也是工作之外的乐趣。在冯师傅的短视频里,有日常生活的快乐与感慨,有快递工作的无奈与坚持,还有种种冲突和矛盾的真实呈现。
03 看见数字劳动者,看见更多真实的人
活动现场,观众们有时笑得前仰后翻,有时又沉浸在故事的细节中陷入思考。
互动环节中,一位外校慕名而来的研究生提问,师傅们有没有打算进行自我书写和创作?朱师傅坦言,他并非不想写,但很难坚持下来,因为自己现阶段的时间还在谋生计,“不论是我,冯师傅还是胡大姐,我们最先面对的是现实生活,是生存问题,所以并不是我们不想写,而是生活所迫”。
冯师傅坦言他也有自我书写和表达的欲望,现阶段,他更多地思考平台和数字劳动者的关系,作为一个热心肠和爱思考的闪送小哥,他希望帮助更多数字劳动者争取他们的权益。他很感谢数字劳动的研究者、新闻媒体、法律工作者等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对于平台劳动的关注,“看见”的力量是有价值的,能够促进全社会对于平台劳动者的关注。
活动结束已近晚上九点,胡大姐打开手机滴滴软件,按下开始接单按钮,她匆匆和现场的老师同学们挥手告别,代驾胡大姐上线。她要奔赴下一个行程,将归家的人平安送达目的地。
文字 | 时瑞泽
图片 | 薄晓静 张雁菲
排版 | 王泳清
审核 | 毕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