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学校官网
新闻公告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校拟增列国际传播学、出版学等博士、硕士层次学位点

发布日期:2025-03-31   点击量:

日前,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发展中心发布的最新学位点增列公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拟增列多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和自设交叉学科学位点。其中,新闻传播学院的国际传播学和出版学两个学科成功入选,将新增博士、硕士层次学位点,标志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新闻传播学科领域的布局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国家文化战略实施与高端人才培养注入新动力。

响应国家战略,服务重大需求

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经委、国家建委、国防工办、设置国际传播学,是我院积极响应国家“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和“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战略的重要举措。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国际舆论环境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形成严峻挑战。国际传播学二级学科学位点的增设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传播能力的高端人才,为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储备。

设置出版学,是我院在全球信息革命与文化数字化浪潮中,主动应对传播范式变革、筑牢文化安全屏障的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新时代出版学发展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出版学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枢纽,亟需培养数字化转型及智慧出版、跨学科融合及产学研合作、拓展全球化视野和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推动中华文化全球传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

国际传播学、出版学的设立,不仅体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面向,也彰显了学校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中的使命担当和发展追求。

依托雄厚基础,助力学科发展

我院新闻传播学科肇始于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47年来始终引领全国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中国最早培养高层次新闻人才的基地,学院已建成完整的本硕博培养体系,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实力雄厚;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已为我国新闻业培养了大批领军人才,被誉为中国新闻人才的摇篮;在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创新、学术研究、资政育人、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中国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发展历史中发挥了引领作用,形成了“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学科发展态势。

1983年获新闻传播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新闻传播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经批准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2018年获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当前学术基础下构建二级学科体系,不仅能够直接吸收我院丰富的学术成果和宝贵的研究经验,还能依托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强大的影响力,为学子们提供最前沿的学术视野。

教学科研条件优越,助力人才培养

作为两新增设学科所属的一级学科,我院新闻传播学科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教师团队包括教师63人,教授21人,副教授29人,博导14人,硕导32人。曾担任与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2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首席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1人,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担任国内外权威期刊主编、副主编的学者5人,7人次担任全国一级学会(协会)的副会长、常务理事,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不仅能够直接汲取中国社科院丰富的学术成果和研究经验,还能依托其广泛的学术积淀和影响力,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学术视野。

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学设备齐全,拥有普通教室、数字教室、多媒体教室、阶梯教室、学术交流场所和多种多样的实验室,能够满足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需求。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尤其是在文、史、哲、社等领域,数量和品种都在国内首屈一指,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学院还主办有国内新闻传播学领域顶级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及其他定期出版物,建有多个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为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宽广的平台。

此次拟增列国际传播学和出版学博士、硕士层次学位点,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学科建设上的又一重大举措。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深化“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理念,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未来,学院将持续强化理论创新与实践结合,推动国际传播学与出版学支撑国家文化战略,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贡献智慧力量。

文字丨郝志衡

编辑丨楚颖盈

审核丨王凯山

新闻公告

继续教育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