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外卖、看直播、刷视频……平台给每个人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大量工作机会。平台已经嵌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社会基础设施。我们该如何理解平台以及平台上的人?12月1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董晨宇老师冒着大雪如约来到良乡小院,以《从做主播到送外卖——理解平台工作的关系性方法》为题与我院师生探讨平台工作及背后的关系性方法。
讲座中,董晨宇对直播、外卖、打车等平台中所发生的“工作”问题展开探索,他基于自己已经发表的两篇学术论文《操纵“美丽”:中国秀场直播平台中的美颜工具及其关系性使用》和《Transcending“flexible time”: Platform labor in the Chinese food delivery industry and its temporal politics》(简称《操纵美丽》《超越弹性时间》),为大家详解研究论文背后的故事和思考,为大家勾勒出一种“关系性”的研究方法,提供了思索平台工作的新视角。
走进“田野”:理解无处不在的平台
“平台经济”是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们对不同平台中劳动者的“工作”问题展开了多维的探索。
如何更好地开展研究?董晨宇坦言,“我建议大家多做经验研究,而不是一味沉浸在抽象理论中”。研究者需要走出象牙塔,多跑田野,多接触不同的人,深入了解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和理解他们的生活,从经验性材料中更好地理解这个社会和他人。
论文方法的展现是平滑的,但现实调研是坎坷的。谈及数码民族志方法,董晨宇认为在实践中会遇到层出不穷的问题,真正深入田野后,理想的访谈并不容易,研究者必须融入到目标群体之中,熟悉他们的“江湖”,而这仅仅是研究的开始。
“田野调查不是技术,而是难以量化的艺术”,董晨宇介绍《操纵美丽》一文的合作者曾在某平台上做了半年主播,签约了一家公会,访谈了许多秀场主播;而另一篇论文的合作者也曾经亲身体验了四个月的外卖员的生活,积累了大量的田野素材,“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研究者”。
民族志的方法总能捕获年轻学子的心,但很多研究实际上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他不建议年轻的学子在初入研究之路时就接触敏感的议题。“人们常说做民族志最后一步是‘退场’,实际上很难做到,因为你一旦入场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成为你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
用“美颜滤镜”重新审视平台上的人
布尔斯廷在《幻象》中所写的:“由于名人是量身打造的,可以用来取悦、安慰、迷倒并恭维我们,可以迅速制造、迅速替换。”“我们找的是榜样,但看到的却是自己的倒影。” 在人人可直播时代,主播也被描绘成一群制造“商品化亲密”的“微名人”。
商品化、工业流水线、文化工业……许多研究都以“赋权”或“压迫”的视角切入来研究平台劳动。但董晨宇在田野调查中观察到,从语音聊天室、游戏直播,到秀场直播,网络直播发展史充满着各种偶然因素和江湖故事,同时也在一步步走向规范化和职业化。他希望以更加“情境化”的方式深入理解平台和平台上的人。
他和他的研究团队以“美颜滤镜”作为切口和中介,并将秀场直播置于平台劳动的背景之下考察,尤其关注女性主播对美颜工具的使用,重新思考平台文化生产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
“平台是一个多边市场”,董晨宇解释一个直播带货不仅涉及主播和消费者,背后还有MCN运营机构、选品官、物流端、客服,这意味着多个行动者通过平台发生着链接。具体到秀场直播,主播、平台、观众和工会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尝试用美颜滤镜去理解主播与平台、观众和公会这三组关系。” 董晨宇指出研究用“操纵”一词,试图将秀场直播描述为一种“技术—产业—情感”复合环境中美的意义流动。
图片来源:《操纵“美丽”:中国秀场直播平台中的美颜工具及其关系性使用》
“深描”平台时空,寻找复杂“关系”
新技术会塑造新的时空关系,深谙“时间就是金钱”的外卖平台,通过算法等方式调节骑手的行为。与此同时,配送站点经理与骑手之间也会通过合谋等方式,共同应对这种来自时间上的控制。
从数字零工到困于算法,骑手的工作到底是不是弹性工作?董晨宇认为,平台是一个“争议和冲突的动态场所”,可以被视作一个“多面的关系性结构”。这也是《超越弹性时间》这篇论文的出发点,研究同样拆解出了骑手、平台、站点、劳务公司等多个要素,重新理解彼此间的关系。
图片来源:《Transcending“flexible time”:Platform labor in the Chinese food delivery industry and its temporal politics》
无论是以“美颜滤镜”作为中介,还是把“时间”概念作为分析点,董晨宇表示,在做互联网平台研究时可以把这些语意不明的、漂浮状态的关键词,放置在异质化行动者组成的多元关系中进行具体考察。在不同关系与意义生成中阐释出更丰富的权力关系,“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去理解为什么平台能构成现有的较稳定的结构,而不是简单辨别出好人与坏人,单纯地批判或认同。”
在互动环节,董晨宇坦言“建构新理论并不是我的唯一的目标,我更希望用‘深描’的方法,把平台上人的真实感受放置到研究框架中”。
本次讲座是“新知实验室”系列学术讲座的第三期。“新知实验室”由新闻传播学院团委学术实践部策划组织,旨在为青年学子搭建与学术界大咖或深耕于各行业知名人士近距离交流对话的平台,荟萃思想,鼓励学术对话。
文字|时瑞泽
图片|杨雅如、唐冰泉、时瑞泽、王从健
编辑|匡晶洁
审核|毕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