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裔茹
2015级 媒体学院
2018年秋季利物浦大学学分项目
世界这么大,不看你好意思说啥
为什么你还不找对象?
嗯……你吃过fig ice-cream吗?
爱丁堡街头吃无花果口味冰淇淋
“如果一个人厌倦了伦敦,那么他就厌倦了世界。”
我很幸运能在青年时到世界另一头的国度,感受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我也预见了它对我人生轨迹的改变。
伦敦街头
这趟英国之行我期待了很久,我提前半年为它考到了需要的语言成绩。
在这一趟里我去了英国全部的三个首府,沉溺于伦敦的丰富超出想象的文化生活、爱丁堡人的异域民族热情、贝尔法斯特藏满惊喜的跳蚤市场。在这半年,我尝试极限运动,也苦啃论文;和native speaker组队为自己的产品做市场调研,也在异国夜晚的路边因为想家抱头痛哭。但是我要说,在年轻的时候在英国学习,绝对会对你很有影响,也是在这段旅程里我坚定了自己申请英国研究生的想法并付诸实践。
贝尔法斯特的街头
大学者,有大师之谓
英语语系的大学跟国内的大多数大学很不一样。首先就是对学术的尊重:在公关写作课的日常作业,老师都要求用的图要标明拍摄者和版权是否经同意获得——如果没获得相关证明,请出示你努力获得的证明,要么就用自己拍的图。所以为了省事,我们都自己拍。简单就是一句话:“不是自己创造的东西,那么来源要明明白白”。我以前以为只是对学术论文有这样的要求,没想到对日常作业文章用到的配图都是这么严谨。反观我们漫天你转载我我借鉴你的新媒体文章,能做到标明一句“图片来源于网络”都已属不易。
给我很大帮助的还有英国的课堂设置,几乎所有课都分“lecture”,“seminar”,“tutorial”参与人数逐渐递减,直到tutorial是每学期2次你和导师1对1的学术指导时间,为了和导师进行深入交流,就必须做好功课,准备好问题。
商学院学生的产品展示,教授指导
让我受益无穷的还有利物浦大学给我们的语言支持。利物浦大学每学期会给每一个非英语母语的学生自动配备学术英语指导课,贯穿整个学期,叫“in-sessional course”。我们知道有很多同学在英国读研究生前会通过语言班“pre-sessional course”获得合格语言成绩,学费上万元。但是利物浦大学的“in-sessional course”是完全免费的。并且还有很多工作坊例如“Know How”会每周举办学术活动,是针对于新生和非英语母语同学的学术支持。
我实实在在感受到大学之大,在于大师,在学术初期就有这样勤恳的老师领路。
我和Marketing Research课程的小组其他成员
说实话,我常常feel disoriented
可能这一部分究其根本在于语言和文化壁垒吧,文化的不一样让我总觉得有很多事情无法共情。他们无法了解我们对“吃”的重视,我们也并不习惯于他们通宵达旦的社交活动。在短短5个月,我因为自己语言问题崩溃过3次,曾经在路上和朋友聊起一件事她忽然唱了一首中文老歌来表达心境,那天晚上我蹲在马路牙子上抱头痛哭。因为语言问题,有很多时候不能地道准确快速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可能会产生误会,也可能自己很着急的时候对方已经等得不耐烦进入下一个话题,然后自己更着急,自我怀疑恶循环。
慢慢的,我尝试以他们思维做事交朋友:你做的让我不舒服的地方,我就是会直接指出,不会因为我们是朋友顾忌什么,但说出来了之后我们还是好朋友;工作(学习)和生活(社交)是完全分开的,我不会因为和你是小组同学而约着出去玩,但是你是我皮划艇社团的队员,那么我愿意组队一起开车5小时去参加活动。这就是为什么他们那么注重自己的生活,我在利物浦足球赛之夜的酒吧里看到过满座全是头发花白的老太太老爷爷,来得不算早的年轻人只能站着看球。
于是我参加了皮划艇社团组织的比赛旅行,开车5小时就为了在赛道里滑一圈,一路上只有我一个非英语母语人,说真的压力很大,在我又快崩溃的时候,他们开始玩游戏,有人来找我聊天,在玩桌游的时候他们会问很多关于中国关于亚洲的问题,好奇又充满尊重。只有分享着共同爱好,他们才愿意赤诚于你做朋友。
在融入之后,慢慢慢慢,我的心态好了很多。在最后的告别夜晚,我惊讶发现他们说的我全听得懂,并且我和他们玩得很开心。心理负担卸下来之后,我学习语言的进度以指数函数增长。这在我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我在英国东部冬季皮划艇赛上
这一遭,很多事情刻在了之后的人生轨迹里。我很感谢学校给的机会,今年9月我会回到英国继续研究生学习。
图文来源| 黄裔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