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思源
媒体学院 广播电视学 2015级本科生
2018年荷兰莱顿大学春季学期学分项目
在尼德兰的日子
荷兰又称尼德兰王国。在今年1月28日前,我对它的印象只来自于历史课本里的帆船,南非世界杯上无冕之王的球队和老爸常用的菲利普剃须刀。
当时的我对这半个地球外的国度知之甚浅,莱顿大学就更不必说。我就这样带着与常人一样的无知,在28号那天懵懵懂懂地坐上了从广州出发的班机,开启了与荷兰,与莱顿大学半年的羁绊。
初到荷兰的几天是整个交流时光中最难熬的日子。那时候的荷兰刚刚经历过一场大雪,虽然没再有降雪,气温却没有一点上升的迹象,阴云密布,深呼吸都是冰冷的空气。我自诩从小住校,到哪里也不会有所谓想家的念头。可在这离家八千公里外的荷兰,我头一次体会到了独在异乡的漂泊感,阴雨连绵,刺骨的寒风,每天跑里跑外购置家居用品,傍晚回来时还没来得及出门周围临近饭馆就都关门了,想自己做饭又不会做,只好尝试弄了几个钟,把厨房的警报器都刺激响了后做出一盘黑乎乎,泔水桶味道的饭菜。
不过困难只是暂时的,初来乍到时的不适应和低落也许只是对阴沉天气的反应,而荷兰当地人民的热情是对这天气最好的解药。刚到荷兰时,荷兰人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们的活雷锋精神。虽然他们平日里都是各做各的,可一旦看到你面露难色他们就会主动上前询问你是否需要帮助,而且无论自己有多么着急赶时间也会尽力帮助到位。在我来到荷兰的第二天,准备去坐城际列车,当时车站在停运检修,我却不知道,这时一位往车站外走赶大巴的女士看到我可能要走错就停下来跟我急急忙忙地解释,看到我不会荷兰语就更加着急了,跺了一下脚之后还是干脆拉着我带到公交车站,比划着让我明白怎么回事之后才离开。等我彻底反应过来以后人家已经走远了,这让我十分感动。
适应了荷兰生活后,在正式开学前,我参加了莱顿的orientation week。在那里我和很多初到莱顿的各国小伙伴们相识,一起解锁莱顿这个小城市的点滴,开启了荷兰学习生活六个月的时光。而且在学校里,我也结识了很多中国的留学生,和他们一起组成了一个海牙莱顿大队,一起过春节元宵,吃年夜饭,在海外的生活里创造些家的温暖。
在学习方面,我只选了三门莱顿大学的课程,主要都是有关荷兰的历史和社会文化的内容。学习期间我对这种西方的教学模式有了第一次切身的直观体验。这种学习模式非常自由舒适,比如online lecture使我可以在宿舍就能听到课程的现场视频,而不必赶到教室现场。课上的氛围也非常轻松,除了lecture以外的另一种课程模式是workgroup,实际上就是老师和学生以一种圆桌对话的方式讨论上课内容,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
可是这样的学习氛围看似轻松,任务却一点也不含糊。每个课程都会有相应的课后阅读材料要求学生们在阅读完以后写essay来做总结或者讨论阅读内容的主题。这就使得看似很少的课程学起来却一点也不比国内的简单,尤其对于听惯了中文课程的我来说,这样的阅读量简直就是灾难。比如荷兰史课程里有关黑奴贸易的阅读材料光打印费用就花了将近五欧元。
在怎么样的环境里造就什么样的人,每节课的如此大量的阅读和小论文使得我更好地了解了荷兰乃至整个东欧的历史文化进程和荷兰当地的社会结构及所存在的问题。比方说刚才的有关黑奴贸易的学习,课后的阅读材料其实就是三本不同作者写的书或者论文,而这三个作者对于荷兰在黄金年代参与黑奴贸易的程度以及这种贸易对于荷兰自身发展的作用都有着截然不同的立场和看法。通过对不同材料的比较,我能更全面地去了解一个历史或者社会现象。这样的学习体验对我来说是无比宝贵的财富。而且期间我还参加了一个当地的基督教社团,结合课程所学对当地的基督教新教以及整个欧洲的宗教形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学习虽然比较艰苦,但吃喝玩乐我可一点也没落下。在空闲时间里我游历了荷兰的许多地方。几个月下来,这个曾经未知的国度对我来说也不仅仅只是熟悉了,它已经成为了我另一个家。平日里从海牙HS火车站旁边的stamkartstraat街,往西沿着默兹河的支流,骑着自行车,路过海牙的红灯区去到中心车站旁的莱顿大学海牙校区自习,或者到市中心的唐人街买菜。闲暇时坐有轨电车1号线去到Scheveningen的沙滩上看日落,或是出趟远门,在国王节时到阿姆斯特丹,吃咖啡店的特色蛋糕,看德瓦伦的风情舞蹈,参观国立博物馆和梵高画馆。还有鹿特丹大市场里的各路美食,羊角村的风车,库肯霍夫的郁金香.....。这些图景宛若一梦,终究不会重来,但在荷兰的这一切回忆和所学的知识将伴随我接下来的人生,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Tot ziens, Nederland.
图文来源:昝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