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新时代使命与作为”研讨会举行
新闻传播学院与中国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发布日期:2023-12-12 点击量:
12月8日,“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新时代使命与作为”研讨会在我校融媒体实验室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中国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树辉和中国日报社编委、评论部主任邢志刚的见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漆亚林和中国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主任柯荣谊代表双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
张树辉讲话
张树辉向来宾致欢迎辞。他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阐释了我校科教融合的教学理念。他表示,中国社科院党组高度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从战略的角度决定举全院之力办好大学。中国社科院所属研究所都参与到了大学13个学院的建设之中,新闻传播学院两个招生专业新闻学和广播电视学都是国家一流专业,特别注重与业界的融合,教学目标是培养本专业的最高层级的科研人才。这体现了科研支持教学,教学反哺科研。
在科教融合的过程中,学校注重为学生提供宽广的学术视野和实际操作经验,与中国日报社的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同时也为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邢志刚讲话
邢志刚对中国日报社的基本情况做了介绍。中国日报社成立于1981年6月1号,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份全球发行的国家级英文日报,主要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作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在国外网站上的官方账号注册时间远早于其他国内媒体,走在各大媒体前列。
此外,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至今,国内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上海世博会等全球盛会,中国日报社都承担着出版英文官方会刊的任务。中国日报社还为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最高法等国家政府机关建设政务英文网站、平台,为大型企业、机构运营海外社交平台;同时还联合举办发展中国家国家治理高端智库论坛、中国观察智库论坛等知名品牌活动。依托这些既有资源,希望中国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协同育人,共促发展。
漆亚林发言
漆亚林指出,本次双方会面,既是签约仪式,也是探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新时代使命与作为的良好契机。他向中国日报社的来宾介绍了新闻传播学院的发展现状,着重介绍了“精英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学生培养模式与理念。他表示,在新时代新背景下,中国日报社做好国际传播、构建话语体系的行动,可以成为我们学生学习的生动案例。同时,中国日报社也可以充分运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师生资源,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柯荣谊发言
柯荣谊介绍,中国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成立于2015年,负责研发制作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智能化全媒体产品,运营中国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快手、B站、脸书、推特、Instagram、Tiktok等新媒体终端账号,全球全媒体用户总数超过3亿。新媒体中心在国内媒体中最早提出“三微一端”的发展路径,即除了客户端,还要发展微信、微博以及微视频。他着重提到中国日报社在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方面具有的巨大优势,希望双方在今后的合作中共同探索出人才培养的成功路径。
新闻传播学院和中国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开展研讨。
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王凯山发言
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张薇薇发言
中国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国内社交媒体部副处长何娜发言
中国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海外社交媒体部副处长李畅翔发言
中国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国内社交媒体部总监高启辉发言
中国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海外社交媒体部总监张少伟发言
新闻传播学院石林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通过本次研讨会,中国日报社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双方充分交换了意见,在今后如何合作、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闻人才等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对今后开展各项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会人员合影
文字:宋子阳
图片:唐冰泉
编辑:王泳清
审核:王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