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学校官网
新闻公告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正文

【会议要闻】第六届政治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在京顺利召开

以下文章来源于政治传播研究,作者政治传播研究

发布日期:2019-10-27   点击量:

2019年10月26日,第六届政治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和第三届“政治与传播”研究生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主题为“政治传播:回到原点,守正创新”,聚焦政治传播研究的史、论、方法展开学术交流。

来自主办单位及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兰州大学、重庆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国防大学、云南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等三十余所全国科研院校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洪忠主持开幕式,他指出政治传播是传播学的显学,在新技术发展的今天政治传播情境面临巨大变化,因此在以新媒体为特色的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举办此次论坛具有特别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张波和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先后致辞。张波表示,此次论坛将加深两校的合作,并祝愿此次论坛的与会人员都能够听有所得,言有所获,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喻国明引用了马克思的一句话:“历史从哪里开始,我们的理论就从哪里开始”,寄望通过此次论坛,政治传播研究守正创新,在大变化面前找到初心、找到原点。

主题演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治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媒体学院教授何晶主持。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教授、所长荆学民,教育部青年长江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龙,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潘祥辉,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教授李智及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副教授沈菲先后发表主题演讲。

喻国明教授作了“5G 时代政治传播的新机遇新挑战”主题演讲。他认为,从技术影响社会的角度来说,技术可以分为改良性技术与革命性技术, 5G属于后者,其高速率特点使得短视频更加普及,并促进中长视频的迅速崛起。中长视频在解决复杂问题、核心问题方面相比短视频更具优势,对于未来政治格局会带来很多的新的变数。此外,在5G时代,技术的普及造就了具有巨大传播能量的大规模人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建立开放连接,合作协同的机制,从而应对新的挑战与机遇。

荆学民教授提出了“政治统摄传播”的概念,这是一种以“政治宣传”为基础、轴心和边界的政治传播格局,从整体上维护着政权的稳定,缓释着社会民众的政治焦虑,减弱着来自与各种社会矛盾的政治风险。他认为,中国的成功和崛起在日新月异的人类传播形态变革潮流中,固化和强化着 “政治统摄传播”的关系模式及其相应的运行体制,为人类改革传播形态提供着不可忽视的示范与标杆。

刘海龙教授做了“从宣传1.0到宣传3.0”的演讲。他认为宣传分为两个模式,一是1.0总体化宣传,二是2.0科学式宣传。并提出了宣传的第三个阶段,即宣传3.0,它是对宣传1.0和2.0的整合与超越。新技术在这种宣传体制下积极地被吸纳,为宣传3.0服务。宣传的发展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会有迂回等情况发生。

潘祥辉教授以“古代政治传播史研究的问题意识与方法意识”为主题,认为我们需要从全球坐标和历史坐标的角度来理解中国政治传播中的问题,去分辨现代的与古代的、中国本土的与西方外来的元素,并且在跨文化的比较中找到研究问题。强调在政治传播史的研究中,需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方法论意识,兼容并包各种研究方法之长。潘教授指出,通过考据学方法来研究传播学是一种中国本土的实证研究方法。

李智教授则论述了国际政治传播的研究范式。他认为国际政治传播具有国际政治属性和传播属性。但对于国际政治传播研究和学科来说,缺乏一套统一的理论范式是其发展停滞不前和学科知识增长的主要障碍,国际政治传播应该建立跨学科的理论范式,从而促进学科与研究的发展与进步。

沈菲副教授以政治传播研究方法为主题,具体阐述了其发展历程及新技术条件下产生的问题。他指出研究方法的核心趋势是机器取代人力,具体表现在算法和平台取代人力。机器促进了研究方法的融合,改变了我们关注的问题的方方面面,转变了数据分析的标尺且促进了跨学科的合作与交融。

下午的六场分论坛上,诸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围绕政治传播史、论、法展开了深入探讨。在闭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副院长、教授杜智涛致辞,并主持进行了“研究生优秀学术论文”颁奖仪式。

至此,本届论坛圆满落下帷幕。自2014 年第一届“政治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召开以来,这一学术交流活动已连续举办五届。此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治传播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的合作办会,将成为一个新的起点,为在急遽变化的媒介技术条件下探寻政治传播研究的更新进路、服务于解决政治传播实践中的核心问题提供学术共同体的交流平台,从而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传播学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来源:政治传播研究微信公众号

 

新闻公告

继续教育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