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正逶迤,艳阳三月天——此时正是人间好时节。借着新年岁的东风,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如期召开。而在这个备受全世界瞩目的时期里,会场外、镜头后,有一大批社科学子也在为了两会的顺利召开与精神传递默默付出着,肩负起了时代使命、彰显社科担当。
2024年,我院与中国青年网继续保持紧密共赢的合作关系,在学院老师与中青网记者的共同带领下,我院学生高效产出众多优秀新闻作品;学院和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牵头建立“两会”海外舆情监测专班,众多学生参与舆情监测工作,为会议的圆满举行做着幕后工作。莘莘社科学子不辞辛劳、踔厉奋发,在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之际,于融融春光中高擎人文火炬,勇发社科之声。
跟随昨日的步伐,我们将继续深入了解在“两会”中贡献独特青春力量的优秀社科学子——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季奕彤。她在“两会”海外舆情监测专班工作坊中是敏锐的信息捕捉者,负责搜集和撰写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国家的舆情报告。工作中,不仅需要对海外舆情颇具敏感度,更需具备不同文化间游刃有余的跨界沟通能力。通过季奕彤的实习实践经历,我们得以了解舆情监测工作的新视角和新体验。
“参与这个工作坊让我倍感荣幸,给予了我难得难忘的学术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 通过季奕彤在“两会”期间的实习经历,我们可以窥见舆情监测工作的新视角和新体验。工作坊的基本流程是将成员分组,每组负责跟踪特定大洲的舆情信息,之后将这些信息汇总并上报。
(工作中的季奕彤)
然而,作为一份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舆情监测任务并非容易。而其中的困难之处正是在于海外对中国的关注度与报道量的多少。在信息海洋中,季奕彤需要过滤出关键信息,在庞杂的信息流中辨明其他国家报道的真实立场与态度。在这个过程中,她深刻体会到国际传播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地位与影响力。
(季奕彤参加数据新闻大赛)
让她记忆犹新的是,在紧密追踪中国两会领导人讲话这一热门话题时,她真切感受到了每一次搜索都是一次挑战。经过搜索发现,受不同国家媒体不同立场影响,不同网站对同一话题的关注点和报道倾向是千差万别的。这让学习新闻传播的她感知到,或许新闻报道所展示的全面性及客观性在意识形态斗争领域仍然任重而道远。她精心梳理每一份网站资料,力图清晰明了地辨别出每个网站的态度和立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季奕彤认为她的工作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寻找一根针,需要不断地筛选和分析,以求得出最关键的细节。
因此,季奕彤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她对于工作的热情和专业素养使她与团队和老师通力协作,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不仅增强了她的自信心,也激发了她更高效工作的动力。她说,正是老师在后方的全力支持,让大家感觉有“劲往一处使”的感觉,强化了团队成员的使命感与成就感。
“这是一项‘有意思’的工作,可以发掘舆论中温和的、隐蔽的,但却可能是关键信息点的细节。我也意识到了舆情监测的重要性,以及传播中国声音的紧迫性。”季奕彤说。她细心留意工作中的每一处细节,发掘报道中中国文化的魅力与活力。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季奕彤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为加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软实力和中国国际形象的提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季奕彤在融媒体实验室)
作为舆情监测任务的工作者,季奕彤深感在“倾听世界的声音”的基础上,更应该利用国际舆论去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属于她的“两会故事”与新闻理想,将继续向前。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我们沐浴着明媚春光,见证和参与“两会”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与更好的自己也恰逢于此。蓦然回首,过往别有一番洞天,抬眼望前,又是一片广阔天地。
暖风复苏,春光依旧,在春日的暖阳中,属于社科人的曲谱未完待续。
【END】
供图:2021级本科生季奕彤
文字:2022级本科生崔梦恬
统筹:2022级本科生郝志衡
审核:张薇薇 周巍
中国青年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建设性新闻工作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