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
在这个热辣滚烫的盛夏时节
又一批社科学子要从这里出发
迈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新闻传播学院
“新光灿烂”毕业特辑
如约而至
让我们摘取社科新传的“新”星
留下他们和小院的故事
正是每一颗闪烁的“新”星
照亮了校园
照向远方
个人简介
陈智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汉族,中共党员。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人民网奖学金优秀论文三等奖、中国新闻科技工作者联合会新闻科技优秀论文二等奖。关注学术与实践前沿,围绕新媒体与智能传播开展研究,发表SSCI、SCI、CSSCI与北大核心论文10余篇;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参与ICA、IAMCR等国际学术顶级会议并进行成果展示;参与组织与策划2023年中国新媒体蓝皮书发布会。
硕士这三年转瞬即逝,一时竟不知该从何叙起。回顾这一路的历程,我确实按照当年本科毕业时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前行着,也获得了诸位师友的帮助。正因如此,我现在脑海里只有感谢二字,一是感谢各位老师同学的帮助,二是感谢自己对于未来目标的坚持。虽然现在互联网舆论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颇有偏见,但我却十分乐在其中,一方面我的兴趣确实在人类传播行为上,另一方面我觉得新闻传播学给了我观察世界的新视角。我自认为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从小到大也基本都处在中等的位置,因此一直以来我都是以“笨功夫”来学习和实践。从小学起,我的数学成绩一直都是所有科目中最差的,但谁会知道我现在对量化研究如此感兴趣呢,其实我就是一遍一遍地学,一遍一遍地记,因此勉强追赶上其他优秀的同学们,所幸我也在磕磕绊绊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大约从本科二年级起,我就开始确立起未来做学术研究的目标,并在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交叉领域广泛阅读,逐渐用实际行动来实现目标。现在,我可以对自己说,我还在下“笨功夫”坚持,我还没有因诸事繁杂而放弃。
启程筑梦:探索学术志趣,汲取前沿智识
我是一个非常典型ISTP,所以有规划且刻苦学习对我来说着实困难。不过细细想来,在硕士期间,我确实一直保持刻苦学习的姿态,尽量不让自己的脑袋“生锈”,同时也将学术研究置于更加优先的位置。更确切来说,我可能是一个争强但不好胜的人,我希望我能够实现更高的目标,但不能实现对我来说也算不得什么挫败的。回顾读研这几年,我鞭策自己积极参与到进阶课程的学习中,例如网络传播研究、社交媒体研究、互动媒介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并且都努力让自己获得切实的提升,例如将课程论文进行打磨并参会等。
与此同时,我也充分参与到导师黄楚新老师的研究项目中,重点研究新媒体传播、媒体深度融合等领域的议题,也因此取得了丰富的学术发表成果。很多时候我都希望,我的这些研究能够深刻立足我国主流媒体的前沿实践,在实地调研中发掘现实问题,并结合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思考并成文。目前看来,这些在黄老师指导下的论文确实也获得了业界与学界的认可。我也非常感谢我的同门们对我的关心与照顾,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学术讨论让我获益良多。每年在无锡的新媒体蓝皮书发布会,是我毕生难忘的有趣经历,那些诙谐幽默的“表情包”至今还珍藏在我的收藏夹。
临别有感:只道时光飞逝,片语难叙真情
毕业临别,真情难叙。我真的非常感谢学校、学院、老师、同学们的关心与帮助,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不会生活的如此充实且快乐。往日种种经历至今历历在目,始终激励我朝着学术的目标奋进着。时间过得真快,一环扣一环的历程有时确实让我手足无措,但也让我在一次次经历中成长。我的研究志向是关注与社会发展同行的媒介现象与人类行为,这一方面源自于我自身的新闻传播学背景,我对媒介的迭代发展保持着持续的热情,另一方面也源自于我的日常生活体验,例如偶然接触新闻、接触游戏暴力等。这些经历深深地触动了我,激发了我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研究的动力。同时,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硕士生,我获得了广泛、跨学科的社会科学知识,对前沿研究有了相对敏锐的洞察力。以上都是我的一些零零碎碎的想法,可能也不能对大家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但其中的情感都是真实的。行文至此,我也确实感觉到,原来真的要毕业了啊,希望我能继续坚持自己的目标,也祝福各位老师同学们在实现自我的路上一帆风顺。
图文:陈智睿
编辑:匡晶洁
审核: 毕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