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
在这个热辣滚烫的盛夏时节
又一批社科学子要从这里出发
迈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新闻传播学院
“新光灿烂”毕业特辑
如约而至
让我们摘取社科新传的“新”星
留下他们和小院的故事
正是每一颗闪烁的“新”星
照亮了校园
照向远方
个人简介
李宜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已考取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积累丰富科研实践经验,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发表在CSSCI期刊的论文《“中介化爱情”之困:理解线上交友平台的媒介化与性别化》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与新传的缘分始于七年前。那一年,我在本科学校的经管学院读大二,通过大类专业分流进入学院里唯一一个只招收理科生的专业,自此开始在并不擅长的代码和数字中疲惫周旋。为了给自己一个短暂逃离的空间,我带着一丝草率和莽撞报名了新闻学专业的辅修。那时的我并不能准确地说出新闻是什么、新闻和传播的区别和联系,对新闻学的认知仅停留在“模糊的好感”。之后的两年中,模糊的好感逐渐变得清晰,我萌生跨考传播学专业研究生的想法。所幸,本科老师为一心想“出逃”本专业的我提供全力帮助,也鼓励我进行交叉学科研究、在毕业论文中融入传播学元素。从辅修到考研,努力靠近新传的过程还算有趣;但被录取后,我却开始感到迷茫——作为跨考原因的“兴趣”和“热爱”似乎太过空泛,已有知识未形成牢固体系,惯用的理科学习逻辑并不完全适用于传播学,设想的交叉学科研究也因基础不扎实而难以走向实践。眼前的一切都显得新奇有趣,却屡屡让我感到失控而无所适从。迷茫中,曾令我感到吃力的本科专业课反而为我打开破局思路。导师王凤翔老师启发我要以本科专业的视角和方法研究新闻传播问题,联想到先前撰写毕业论文的经历,我开始尝试以本科积累下的统计学基础作为切入点,在巩固已经掌握的Stata、SPSS、Matlab之余自学更符合新传研究特点的Amos、CiteSpace和Python;同时也不断扩大文献专著的阅读量,试图补足短板,重新搭建更系统的理论体系。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开始加入一些课题组,在大多情况下承担数据分析的工作。我不曾想到自己能有机会涉足质化研究,但在研一第二学期,我第一次在课题中做访谈、跑田野,第一次意识到研究问题背后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也第一次领悟到社科研究的人文魅力。我在线上交友平台中接触着形形色色的用户和观念,对代驾员的人生经历产生好奇,为平台劳动者的生存困境叹息,也为境况好转而欢欣。质化研究是鲜活有趣的,其意义不仅在于研究经验的积累,也让我有机会接触到平时接触不到的环境和个体。
某一次代驾调研现场,受访者坐在副驾驶位
我非常庆幸自己有机会接触质化研究,但对我来说,拓展研究方法的过程并不容易。我曾在第一次访谈前夕陷入紧张与恐慌,也常为田野中各种各样潜在的问题焦虑失眠;而研究从不因焦虑或担忧而中断,对走出舒适区的恐慌往往是源于自己对未知的想象。“硬着头皮上”的状态在我身上常常出现,但一旦切实接触过才会发现,一切似乎也不过如此。敲下这些文字时,我回忆起自己刚入学时的样子——谨慎小心,盲目追求完美,拒绝一切不必要的尝试,总妄图去规划一条不会出错的路;而如今,我乐于接触新事物、不再害怕犯错,也不再给自己设限。我欣喜于自己的变化,这些变化背后也离不开两位恩师的帮助。
在小院的三年,我始终对导师王凤翔老师心怀感激。从学业到生活,他一直站在学生的角度,给我们最无微不至的关怀;从做学问到做人,他始终用言传身教告诫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学生朽木,总惭愧自己没能做得再多一些、再好一些,但王老师总在给我最坚定的支持和鼓励,也对我每一个选择给予最大的理解与包容。王老师治学严谨、品行高尚、性情和善,三年前收到他近两千字的回邮时,我便意识到,成为王老师的学生是我在社科大收获的第一份幸运;对这份幸运的感知也在之后的日子中被无数次唤醒,感谢这份幸运,让我的三年能够充实而满载而归。
也正是在王老师的推荐下,我加入孙萍老师的课题组,收获在社科大的第二份幸运。孙老师直率而敏锐,她戏称我们是她身上的“挂件”,却又总是说,希望我们可以成为一张牢不可破的网,作为节点的每个人都是彼此的托底,无论谁在下坠,都能得到坚定及时的支持与救赎;她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她总能察觉到每个人的状态与变化,也会在第一时间给我们注入继续向前的力量。
“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从今往后,怎么收获,怎么栽。”我感激在社科大新传学院发生的一切,一切相遇的、别离的,开心的、失落的,骄傲的、焦虑的,都在我生命中留下不会磨灭的印痕,这些推动我成为今天这个还可以的样子,也鼓励我在通往未来的路上迈出坚定勇敢的每一步;而今后,希望自己继续保持热情,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感受什么、期待什么——都在此刻,交给生活。
图文:李宜桐
编辑:匡晶洁
审核:毕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