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学校官网

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教学资源 -> 正文

迎“新”2023|沙垚老师为2023级本科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发布日期:2023-08-29   点击量:

8月27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著名青年传播学者沙垚为2023级本科新生带来开学第一讲。沙垚老师结合自己从大学本科到博士的求学经历,用文化领域和社会文化史来概括自己“寻找乡村”的学术之旅,为新生们指出一条从校园走向田野的学术成长道路。讲座由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毕琳主持。

讲座伊始,沙垚老师便从暑期社会实践和校园科创这两项与本科生求学息息相关的内容入手,他将自己本科期间在陕西华县进行皮影戏调研的社会实践经历娓娓道来。2006年,正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读大一的沙垚,在聆听了一场呼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座后,开始意识到保护非遗的紧迫性,加之当时有媒体描绘农村皮影戏正走向凋零的黯淡图景,种种因素,让他对皮影戏及其扎根的农村产生了日渐浓厚的兴趣。“抢救皮影戏,成了2006年我灵魂深处的声音。”他认为学生不应该将自己限制在学术的条条框框中,要将社会实践当做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要通过这种探索本能地发现问题并在现实中观察和解决问题。

沙垚老师饶有兴趣地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本科实践中的点滴细节,他提到“四季观察法”详细给大家回忆了自己如何在乡村扎根调研并发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到了很多师长的帮助,而每一次具体的调研就像将蛋糕切出一个侧面,而不断丰富和深入的扎根,才能慢慢试着探索一个更完整的面貌。在探索过程中,会遇到大千世界里形形色色的人,看见各种真实的人,见识不同的活法。他还特别提到,自己在清华荷塘边偶遇了一位云游诗人,得到了一句赠语“只有眼皮贴近地皮,才能看得见草根”。过去十多年里,沙垚老师自己就是在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这句话,他行走在黄土地上,足迹遍布河西走廊、陕北、华北、关中、西南、东部沿海等地的100多个村庄。他以知识分子的情怀和视角,追寻在乡村日渐衰落的文化遗产,观察农村社会变迁,思考城乡社会二元结构的破解之道,在城市化对乡村带来冲击和挑战的背景下,乡村社会孕育出的新生和活力。

他引用了《黄河边的中国》的作者曹锦清老师以及拉比诺在《摩洛哥田野作业的反思》中的话,告诉同学们“只希望你们走出学校,走进田野,去看看这个世界”,“不去到江湖之上,不知道这个世界是这样运行”。要找寻自己感兴趣以至热爱的事情,有理想并且愿意坚持,有好奇心从而发现新的可能性。“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寻找一处安放自己的灵魂。”在讲座最后,他寄语新生“青春,谁主沉浮的道场;理想,风雨兼程的轻狂”

在分享结束后,沙垚老师还现场为同学们赠送了自己本科期间调研思考基础上写的书《土门日记》,书中详细记录了沙老师和团队成员2007年在陕西华县开展的为期一年半的田野调查,用民族志的方法到农村深处探寻成长和人生的意义。

新生们积极踊跃地与沙垚老师进行交流互动。交流的话题涉及文化软实力的国际传播、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文化养老、加速时代的慢传播等多个方面,沙垚老师结合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耐心为同学们一一进行了解答。

文字:雷紫晶

图片:柳王星

编辑:匡晶洁

审核:毕 琳

新闻公告

继续教育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