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学校官网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动态 -> 正文

新时期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创新论坛成功举行

发布日期:2022-11-12   点击量:

2022年11月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新时期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创新论坛”在线上召开。来自主办方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以及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等学界和业界知名专家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演讲。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党的二十大开启了新时代新征程,在这一背景下,与会专家紧扣新时代新要求,围绕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质量体系建设、实践能力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并对未来国际传播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可行的方案。

与会专家、学者及部分学生合影

在开幕致辞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树辉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张树辉指出,党的二十大开启了新征程,也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探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判断、新要求和新使命。张树辉表示,本次关于新时期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研讨是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中有关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经验分享、观点碰撞和学术探讨,能够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为新时期创新国际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树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国际传播人才到底应该怎么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如何创新已经成为当下学界和业界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胡正荣希望各位与会专家和学者共同聚焦国际传播,倾情贡献学术智慧,为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更好的发展思路与创新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

本次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漆亚林教授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漆亚林

在主旨演讲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以《交叉与融合:国际传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为题分析了国际传播的国家逻辑及其与新闻学科建设的关系,并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创新找到了战略性落点和主要抓手。他认为,要通过交叉建构中国自主的国际传播学科体系;通过融合,建设国际传播专业,培养未来人才;通过实践,检验学科与专业体系建设。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立足二十大关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新定位的核心表述,提出了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他认为,要通过双循环模式解决国际传播中的人才培养问题,即在当前国际大变局下,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国际化人才,当放眼全球,不仅要从“我”出发培养对外传播人才,还要从“我”出发为国际社会输出具有国际视野、跨界传播技能、理解中西方理论实践的高端人才。在此基础上,张涛甫分享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创新开展双循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的经验。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

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昆从历史观和现实观两个维度分析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为国际传播人才质量规格提出了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三个重要的指标。同时,他从国际传播师资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建设、营造学院文化等方面为国际传播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着力点。

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昆

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在报告中阐述了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属性与国际传播专业方向属性间的关系,提出了新时期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着力的重点与方向。她认为,中国能否在国际传播舞台上以大国身份发布信息、设置议程、引导舆论,不仅取决于我国国际传播者拥有怎样的物质条件和专业技能,更取决于传播者是否具有坚定的国家立场、科学的理论武装、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在复杂的国际事务中准确判断、综合把握、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

中国青年报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中国记协第十届理事会理事董时以业界专家身份,从需求侧的角度分析了中国高校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为国际传播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她认为,当下需要的国际传播人才需拥有坚定的中国立场、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饱含人类情怀、兼具专业水准。

中国青年报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董时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经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杭敏从时代背景、传媒发展要求、国际化传播人才成长需要三个方面探讨了国际传播人才跨学科融合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结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推进跨学科国际传播人才建设的实践案例,介绍了输出式交叉与引入式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杭敏就跨学科资源的有限性、国际资源触达的复杂性和新闻传播学科主体性表达对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所面临现实挑战的思考。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杭敏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国际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国际新闻传播项目负责人张迪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总结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人大模式”与“人大经验”。张迪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建构自主知识理论体系,深化国际传播学科规划,打造系列教材和精品课程,完善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打造品牌国际传播调研项目、开展立体化的国际传播实践探索,实现了跨学科、跨学校、跨行业、跨社会资源的交叉式人才培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国际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张迪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应用新闻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殷乐认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重要环节,当前亟需从国家层面整合学术资源和教育资源,引领国际传播研究的发展方向并推动人才培养创新。殷乐就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短板、培养创新的维度和思路,以及创新实现的路径和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与探讨。

yl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殷乐

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副主任何娜从实战角度分析了中国日报与西方媒体进行舆论战、维护中国国家形象的实践经验。何娜认为,注重外语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培养;提高新媒体意识,增强渠道、运营、分发思维的培养;加强对国际舆论场的媒介使用,鼓励积极开设海外账号;增加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历史、哲学等学科的融合是未来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和传播效能提升的重要着力点。

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副主任何娜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杜智涛教授从科教融合育人、创新导向育人、个性化育人、学科交叉育人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具体做法和特色项目,着重阐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4I”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杜智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季芳芳从学理角度介绍了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外知名高校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经验,从课程建设、融通实践等方面对国内跨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具体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季芳芳

论坛主旨发言之后,漆亚林认为,本次论坛专家们高屋建瓴,给未来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创新提供了诸多启示:如何从跨专业建构国际人才传播的学科体系;如何建设价值导向的国际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如何从社会实践解决国家传播能力建设问题等。

杜智涛主持本次论坛闭幕式。他表示,本次论坛围绕如何进行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如何推进国际传播人才建设、如果提升中国国际传播的实效展开了极具启发性和思想性的讨论。他认为,本次论坛特点突出:主题聚焦,视野宽广,既有“术”的内容,也有“道”的思考;既有学界的研究成果,也有业界的实践经验;蕴含许多极具开拓性、创新性和启发性的内容。

图文:谢嘉怡、廖欣宇、张淑宁

指导教师:张薇薇

新闻公告

继续教育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